- · 《冶金与材料》栏目设置[05/29]
- · 《冶金与材料》收稿方向[05/29]
- · 《冶金与材料》投稿方式[05/29]
- · 《冶金与材料》征稿要求[05/29]
- · 《冶金与材料》刊物宗旨[05/29]
宿迁地区建筑保温材料改良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1 国内外建筑保温材料现状 国外的建筑保温材料技术相对于国内来讲较为成熟,在国外早已将废纸运用到保温材料中。 在我国普遍应用的建筑保温材料中,无机保温材料耐火性好,但是
1 国内外建筑保温材料现状
国外的建筑保温材料技术相对于国内来讲较为成熟,在国外早已将废纸运用到保温材料中。 在我国普遍应用的建筑保温材料中,无机保温材料耐火性好,但是吸水性和保温性差。 有机保温材料保温性较好,但是防火性差。 通过对宿迁市建筑施工现场的调研发现,在建工程都采用了一定的保温技术, 主要采用的建筑保温材料有复合发泡水泥板、发泡陶瓷保温板、EPS 泡沫板、XPS 聚苯乙烯挤塑板等。目前这些保温措施均符合现行节能标准的规定, 但与能耗较低的被动式技术标准仍相差甚远,且存在开裂、脱落等问题。
2 宿迁市现有保温材料
1)复合发泡水泥板:A 类不易燃材料,防护性能好,绝缘性差,易碎,黏结力强。
2)发泡陶瓷保温板:A 类不易燃材料,防护性能好,轻质耐震性能好,隔音性能好,抗压强度,黏结力强,强度低(脆),吸水率高。
3)EPS 泡沫板:质轻、抗震、防摔、隔热、吸音,施工过程烦琐,工期长,易燃,燃烧后产生有毒气体。 材料强度差,容易产生开裂现象,保温层脱落现象比较普遍,保温板质量不稳定。
4)XPS 聚苯乙烯挤塑板: 保温隔热性能好,抗湿性好,强度高,较脆,透气性差。
3 宿迁市保温材料的改良
通过改进建筑保温材料施工工艺和对宿迁市现阶段所使用的保温材料进行分析, 主要根据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和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来设计保温层构造及应用新型建筑保温材料, 以克服现有保温材料开裂、脱落等弊端,使保温材料的热工性能、防火性、 耐久性和防水性均得到提高。 可降低建筑能耗,提高保温性能和人员舒适度,提高生产效率,使其经济效益最大化和达到绿色节能的效果。
3.1 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
3.1.1 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介绍
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 是指在墙体的围护作用中加入保温功能,使其融为一体的技术[1]。 通过对保温材料采取特殊的构造措施, 保温层与主体结构连接形成保护层, 能达到提高保温材料耐久性和防火性能的复合墙体。 这项技术在保证墙体质量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也能够提高其保温性能。最重要的是,保温材料寿命可以与墙体保持同步。这项技术的出现,不仅实现了结构防火代替材料防火,改变了传统外墙保温技术的理念,还使同步施工代替二次施工的做法。 具体应用主要有:钢丝网架型内置保温体系、自保温墙体、水泥外模板型保温体系(免拆模板类)。 这些可与装配式建筑相结合,逐步实现建筑产业化。
3.1.2 建筑保温材料与结构一体化特点
1)保温层与建筑物整体同寿命。
2)保温层两侧有混凝土保护层,耐火极限超过4 h,远高于A 级防火要求,同时也满足了消防规范要求。
3)施工便捷,工期一般缩短2~3 个月,工程造价低。 由于保温层与主体结构同时施工,缩短了工期,中间不需要更换维护材料,降低了维修成本,减少了建筑垃圾,提高了施工质量。
4)解决目前普通外墙粘贴、外挂保温层技术易产生的裂缝、空鼓、渗漏、脱落等隐患,满足国家抗震设防要求。
3.2 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
3.2.1 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的介绍
保温装饰一体板是由保温装饰成品板、 黏结层、密封材料、锚固件等组成,集装饰、保温节能、防水、防火、环保为一体的外墙体保温材料[2]。 采用把墙体施工所包含的多个分项工程预先在工厂中组装完成,其中基墙实现承重功能,用保温芯材来实现保温功能, 用分仓防火系统来实现防火功能,用自清洁涂料来实现自清洁和防水功能,用柔性饰面板来实现装饰功能。 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具有质量批次稳定、产能提升、不受施工环境影响的特点,不仅节能环保、适用性广,而且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3.2.2 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的优点
1)装配式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够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工程造价。
2)采用防火条围成分仓防火系统,能够有效改善保温层的防火性能,从技术层面提高外墙外保温防火技术水平。
3)采用自清洁涂料可保持饰面清水混凝土的自然质感和装饰效果,避免墙体表面出现斑渍、粉化等现象,大幅减少了后期的维护费用。
采用本技术实现了一体化墙板在工厂集中加工生产,在保证了构件质量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墙体保温层及装饰层的开裂、空鼓、渗漏等质量问题,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文章来源:《冶金与材料》 网址: http://www.yjyclzz.cn/qikandaodu/2021/0708/932.html
上一篇:研究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冶金电气自动化设备故障诊断及维护